舜帝后裔、东山再起、英台故里、
舜帝、曹娥、谢安、竺可桢、谢晋。。。。
(相关资料图)
闻名全国的中学——春晖中学,朱自清、夏丏尊、丰子恺、李叔同、朱光潜、叶圣陶等在此任教
而李叔同(弘一法师)出家后,在此地建有晚晴山房
。。。。。。
山野和诗意在曹娥江畔的这座小城交融
“五山四水一分田”上虞,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已有“上虞”地名,历史文脉悠久,浙江省第四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境;
东晋名士谢安,隐居于当地的东山,其后出山领导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“淝水之战”。
也是“东山再起”成语的来源;
李白写下著名的 《忆东山》
其一
不向东山久,蔷薇几度花。
白云还自散,明月落谁家。
其二
我今携谢屐,长啸绝人群。
欲报东山客,开关扫白云。
本篇介绍一个文化之地【曹娥庙】和山野之地【覆卮山】
曹娥庙,位于曹娥江西岸边的孝女庙村;
曹娥江是哺育上虞的重要水系,在上虞境又称上虞江,在嵊州、新昌有个著名的名字“剡溪”;
而在曹娥江西岸的孝女庙村,坐落着一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——曹娥庙
曹娥庙外观
曹娥庙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,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,几经兴废,屡经重建,现建筑为民国重建。
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,艺术品位高雅,尤以庙内雕刻、壁画、楹联和书法“四绝”而饮誉海内外,被誉为“江南第一庙”;
庙内现存一“曹娥碑”为“中国最早的字谜”。
东晋升平二年(358年),王羲之到庙书曹娥碑,文字由新安吴茂先镌刻;
曹娥碑在宋元祐八年(1093年)由王安石女婿蔡卞重书。此碑高2.3米,宽1米,为行楷体,虽历千年,笔力遒劲,流畅爽利,在中国书法史上较高的地位;堪称镇庙之宝,
曹娥庙虽然地位显赫,但没有什么游人。
从外头看庙宇,形制就有别于钱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吴越之地;照壁重檐,古朴山墙,以及精美的鸱吻及石雕
正殿上悬挂着民国蒋中正题字的“人伦之光”;
稀稀落落的村民以及管理者,在云淡风轻间也谈论着家国大事;
散乱摆放着的石武将也不知道守护了多少代江畔居民;
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日到廿二日,约定俗成为曹娥庙会,热闹异常;
去时正值盛夏,虽然天气炎热,但夏天天空独有的高遂辽阔,令曹娥江畔的风也多了一丝温柔;
曹娥江
覆卮山算是绍兴上虞乃至浙东的名山了;
覆卮山,主峰海拔861.3米,因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“登此山饮酒赋诗,饮罢覆卮”,而得名;
因此山顶处还有谢公“举觞白眼白青天”的潇洒饮酒雕像;
作为当地登高好去处,覆卮山有几大特点
1、千年梯田:覆卮山北坡,阳春三月,油菜花盛开,壮丽秀美的梯田景观;
2、冰川石浪:山坡石堆垒积,似涌浪滔天,为距今约300万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;
3、古村:东澄、梁宅、丁山等古村,镶嵌在山间,宁静恬淡,颇有世外桃源之感;
曾于20年2月的冬春之交、21年9月的夏秋之交两度登临;
20年春节期间,春寒料峭,在常规登山起点—从山腰的【东澄村】,开始沿着古道登山,寒风扑面,衰草斜阳;两个多小时终于到顶;
21年九月,在覆卮山的梯田观景大平台,参与了露营活动以及当地的小音乐节;
金黄的梯田,满是丰收的色泽;
而东澄村等村落孤舟般悬在山腰间,
故地重游,又一趟山居笔记
——覆卮山爬山贴士——
【门票】:免费
【导航】“东澄村”
【爬山时间】山脚出发5小时起;山腰东澄出发2-3小时;
【精华路线】东澄古村--梯田观景台—石浪—谢公像—山顶—下山(丁山、平山村)
上虞其他景点:曹娥景区—舜耕公园、“英台故里”—祝家庄、凤鸣山风景区、东山景区、陈溪乡风情小镇等;
关键词: